专题: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机构解读

  明年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惠民生、促消费、增后劲。

中央敲定明年财政支出重点,养老金将适当提高

  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之下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。这意味着明年政府举债规模将较今年有所增加,从而确保财政支出有强度,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。

  在明年财政支出总规模有所增加基础上,怎么用好这笔几十万亿资金至关重要。

  上述会议对此提出要求: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更加注重惠民生、促消费、增后劲,兜牢基层“三保”(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)底线。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。

 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果。近年来,我国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主要体现为从建设财政逐步转向建设与民生并重、民生支出占比持续提高。当前居民的需求从生存型消费逐步进入到发展型消费,尤其是医疗教育养老需求上升,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,必然也要提高相关支出比重。同时,当前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意愿不足,源于医疗等后顾之忧,因此从推动经济结构从投资转向消费以及稳定宏观经济的角度,也有必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。

  明年的财政支出一大重点将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。

  比如,上述会议明确,明年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,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。

  根据官方数据,2024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较2023年上涨3%,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较2023年提高20元至每人每月123元,同比增长19.4%。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较上一年增加30元至每人每年670元。这意味着2025年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将进一步上涨。

  另外,此次会议还明确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。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,制定促进生育政策。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。实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,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。

  教育、社保和就业、卫生健康三项民生支出一直是财政支出保障的重点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今年前10个月,这三项民生支出约8.4万亿元,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约38%。

  明年财政支出除了加码民生支出外,国家重大基建项目投资依然是财政支持重点,以通过扩大投资来稳经济。这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能得到印证。

  上述会议明确,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,持续支持“两重”项目和“两新”政策实施。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,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。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。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,更大力度支持“两重”项目。

  前述超长期特别国债、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巨额资金一般都用于支持国家重大项目。比如2023-2024年,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增发国债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超过4700亿,重点支持城市燃气、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。上述会议要求,明年大力实施城市更新。

 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告诉第一财经,今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相对较低,且明年“十四五”规划最后一年,预计明年基建投资会加速,这也有利于稳定经济。

  除了明年基建投资外,明年财政政策如何支持扩大消费也是市场关注的热点。

  这方面主要关注点,一是明年专项债中有多大规模资金用于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、新增土地储备,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。二是明年增加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,用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(“两新”)领域资金规模和范围。

  此次会议提出,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,扩大服务消费,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。专家预计服务消费有望被纳入“两新”领域。